最新消息
各種「新型冠狀病毒」疫苗,有何不同? 接種疫苗,有哪些考量?

文章撰寫:為恭醫院胸腔內科暨高壓氧科 吳宗翰醫師;圖片來源:pixaby

 

 目前為止,世界各國投入研發的「新冠病毒」疫苗,已逾四百種。然而,任何新的疫苗都必須耗費兩到三年,才能完成第三期人體試驗。在藉此證明疫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後,方能取得各國衛生主管機關的「藥物許可證」,核准上市。然而,并非每種研發中的疫苗 ( 或其它藥物 ),都能順利通過第一至三期的人體試驗。過一不過二、過二不過三,半途被廢,無法順利上市的疫苗實驗或藥物實驗,不但不勝枚舉,且數倍於順利上市者。

 

 由於「新冠病毒」疫情嚴峻,疫苗研發緩不濟急,因此,各國政府紛紛根據第三期人體試驗的期中報告,將所謂「緊急使用授權」( EUA,emergency use authorization ),賦予某些素有名聲的大型藥廠,其所研發之新冠病毒疫苗。目前為止,在全球範圍內,使用最廣泛者,包括以下三種:

(1) 英國 Astra Zeneca 藥廠與牛津大學合作研發之 AZD1222 疫苗,俗稱「AZ疫苗」。

(2) 美國 Moderna 藥廠研發之 mRNA-1273 疫苗,俗稱「莫德納疫苗」。

(3) 美國 Pfizer 藥廠研發之 BioNTech 疫苗,俗稱「輝瑞疫苗」或「BNT疫苗」。

 

 以作用機制而言: 「AZ疫苗」屬於「腺病毒載體疫苗」,以減毒後的「腺病毒」為載體,將新冠病毒RNA分子中,關於「棘蛋白」的基因片段,插入腺病毒中,做成製劑。「莫德納疫苗」和「輝瑞疫苗」屬於「mRNA疫苗」,捨棄腺病毒這輛卡車,改以奈米脂質包裹「棘蛋白」的RNA基因片段,做成製劑。以適合接種的年齡而言: 「輝瑞疫苗」為十二歲以上,其它兩者為十八歲以上。以劑次和間隔而言: 三者都建議,連續接種兩劑。然而,在兩劑「AZ疫苗」之間,建議間隔八至十二週。其它兩者,則建議間隔四週。以副作用而言: 三者都常造成 注射部位疼痛、疲倦、頭痛、肌肉痛、發燒等副作用。惟「AZ疫苗」因其機制和佐劑不同,故發生率最低;而「莫德納疫苗」則因其單次注射的建議劑量稍高,故發生率最高。「AZ疫苗」造成嚴重副作用「血栓」的機率,在歐洲大約十萬分之一,在亞洲則不到百萬分之一。「莫德納疫苗」和「輝瑞疫苗」則有「心肌炎」等罕見而嚴重的副作用。以避免發生感染的保護力而言: 「AZ疫苗」約70%,「莫德納疫苗」約94%,「輝瑞疫苗」約95%。惟必須強調的是: 由於三者進行人體試驗的時間和地點不同,而試驗當下的疫情輕重和病毒強弱,乃至試驗方法的設計不同 ( 例如: 收案的年齡層和數量、判定某人是否為感染者的標準 ),這些都會影響試驗數據。因此,不同疫苗各自進行人體試驗,所呈現的保護力數據,不宜直接比較,用以判斷疫苗優劣。以預防發生重症和死亡的保護力而言: 三者都是接近 100%。

 

 應優先考慮接種疫苗者: 醫護人員,暨其他有高度感染風險者,及具備 高齡、慢性肺病、心血管疾病、糖尿病、癌症、慢性貧血、免疫不全、肥胖、懷孕 等容易演變成重症的危險因子者,都應盡快接種疫苗。惟許多慢性或重大疾病的常規用藥或處置,都必須和新冠病毒疫苗間隔若干時日,因此在接種前,應先諮詢醫師。至於孕婦,則建議優先選擇「mRNA疫苗」( 例如: 莫德納疫苗、輝瑞疫苗 )。此外,凡是「新冠病毒」的確診患者,則建議在解除隔離暨痊癒後,與發病日間隔六個月 ( 若是無症狀患者,則以採檢日為準 ),再接種疫苗。

 

 概括而言,三種來自英美藥廠的疫苗,各有優缺點,也各有許多必須事先諮詢醫師的細節考量。惟大原則是: 三種疫苗在全球各地,各自獲得大規模使用後,尤其是在經歷Alpha病毒株、Delta病毒株等變異病毒株的考驗後,實際觀察統計的結果顯示,三者的安全性和保護力,并無足夠明顯的差異。而我們除了考量「接種疫苗」的安全性,也應考量「不接種疫苗」,以致可能染疫,甚至因此死亡的風險性。總之,不論是哪種廠牌的疫苗,「接種疫苗」的風險,都遠小於「不接種疫苗」的風險。有打總比沒打好,早打總比晚打好,且越多人打越好。

 

文章來源:財團法人為恭紀念醫院

02 Sep 2021
訂閱電子報